[NOWnews今日新聞]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的原料,能夠維持基礎代謝率,吃了又有飽足感,對減重或健身都非常重要。
不過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,蛋白質有分好與壞,攝取過多「紅肉」可能會讓尿酸變多,導致痛風和腎結石,
進一步增加慢性腎衰竭的速度,直言「腎不好又吃很多紅肉,腎臟變壞的速度,愛因斯坦也算不出來」。
蕭捷健在臉書「減重醫師 蕭捷健」粉專發文,引2017年的丹麥研究,指出腎衰竭的發生,
大多是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病控制不好,而且不能把所有的蛋白質來源都一視同仁。
研究顯示,經年累月地「吃紅肉有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衰竭的機率」,
但是白肉和乳製品的蛋白質不會。至於蔬菜和水果的蛋白質還可能有保護腎臟的作用,「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」。
他說明,當我們吃含有蛋白質的食物,特別是紅肉,會產生較多的酸性代謝物質,
這些代謝物質需要由腎臟過濾和排出體外,過量攝入紅肉,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,進而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,引起慢性腎臟病發生,
「紅肉可能會讓尿酸變多,導致痛風和腎結石的問題,進一步影響腎功能。至於水果、豆類、蔬菜等,則是相對偏鹼性食物。」
「鮭魚不是紅肉!」蕭捷健也解釋,紅肉指的不是紅色的肉,而是4隻腳動物的肉,像是牛肉、豬肉。
白肉則指雞、鴨、魚和海鮮等。
雖然豬肉煮熟呈白色,但還是算紅肉;鮭魚雖然是紅色,卻算白肉。
另外「堅果、扁豆含有高蛋白質;肉類、魚類、牛奶和雞蛋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。」
此外,若是要維持健康,每天要吃1g/kg體重的蛋白質,腎衰竭的人只能吃0.8g/kg的蛋白質。
不過,如果都吃植物性蛋白,可以攝取到1g/kg的蛋白質。而如果目標是要增肌,每天要吃1-1.5g/kg體重的蛋白質。
以一個70公斤的人來說,每天至少要吃70~105g的蛋白質。
如果目的是要減脂,每天至少要吃1.5-2g/kg體重的蛋白質,才不會導致肌肉消耗而代謝下降。
「沒錯,預防肌肉變少要攝取的蛋白質比增肌還要多。」
最後,蕭捷健分享他的日常飲食循環,「我會盡量以1:1的比例去攝取白肉和植物性的蛋白質;
例如早餐豆漿兩顆蛋,中午吃一片雞胸,加上20g植物性蛋白粉,晚上吃個豆腐海鮮鍋。」
轉分享自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0%99%E7%A8%AE%E8%9B%8B%E7%99%BD%E8%B3%AA%E5%88%A5%E5%90%83%E5%A4%AA%E5%A4%9A-%E9%86%AB-%E5%8A%A0%E9%80%9F%E6%85%A2%E6%80%A7%E8%85%8E%E8%A1%B0%E7%AB%AD-015627259.html